投入粤桂资金40多万元,举办“六堡茶工匠”培训班8期,271名农村劳动力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174人……广西贺州市昭平县依托粤桂协作帮扶机制,借助广东帮扶资金,以打造六堡茶产业集群为核心,大力开展“六堡茶工匠”劳务品牌培训,为当地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培训覆盖六堡茶产业全链条需求
据了解,2024年以来,昭平县共投入粤桂资金40多万元,举办“六堡茶工匠”培训班8期。其中,开展传统工艺六堡茶手工制作培训5期,170人(脱贫劳动力153人)参与;茶艺师培训3期,101人(脱贫户劳动力21人)参与,有271名农村劳动力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174人。
围绕六堡茶产业全链条需求,昭平县人社局联合粤桂协作办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在种植环节,邀请茶叶种植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科学的茶树种植技术,包括土壤改良、茶树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要点。专家们结合昭平县的地理气候条件,详细讲解如何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优化种植管理,确保茶树健康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在加工工艺培训中,制茶大师现场示范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六堡茶核心制作工序,手把手指导学员掌握传统工艺的精髓,并融入现代加工技术,提升茶叶加工效率和标准化程度。培训还涵盖了六堡茶品鉴、市场营销等课程,帮助学员全面了解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培养综合型的六堡茶专业人才。
多元化培训模式见成效
为保证培训效果,昭平县采用“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培训模式。理论课程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员深入理解六堡茶产业的理论知识。实践环节则安排在茶园和制茶车间,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技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此外,建立线上学习平台,方便学员随时回顾课程内容、在线咨询问题,实现学习的灵活性和持续性。
在培训现场,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一位参与培训的茶农表示:“以前种茶、制茶大多靠经验,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提高茶叶品质和收益更有信心了。”一位年轻的制茶从业者感慨:“通过培训,不仅提升了我的制茶技能,还拓宽了对六堡茶产业发展的视野,未来我希望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家乡的六堡茶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造“六堡茶工匠” 劳务品牌
通过开展“六堡茶工匠”劳务品牌培训,昭平县已培育出一批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六堡茶专业人才,为六堡茶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撑。
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六堡茶工匠”,不仅能够提高茶叶生产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还能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到六堡茶产业中,形成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同时,“六堡茶工匠”劳务品牌的打造,也进一步提升了昭平县六堡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助力六堡茶产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未来,昭平县将持续深化“六堡茶工匠”劳务品牌培训工作,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扩大培训覆盖面,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全力推动六堡茶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谱写昭平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