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很火,参加直播培训擦亮眼

内容摘要广州市消委会公布直播培训领域典型案例 新快报讯 记者王彤 通讯员穗消宣报道 5月21日,广州市消委会公布了一则直播培训领域的典型案例。直播培训暗藏违法操作,消费者维权难。 原来,今年3月,消费者王某通过抖音平台接触到广州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广州市消委会公布直播培训领域典型案例

新快报讯 记者王彤 通讯员穗消宣报道 5月21日,广州市消委会公布了一则直播培训领域的典型案例。直播培训暗藏违法操作,消费者维权难。

原来,今年3月,消费者王某通过抖音平台接触到广州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的“短视频运营速成班”广告,其宣称“1000元包教包会:直播账号开通+精准涨粉技巧+专业剪辑教学”。

王某缴费报名后发现,该培训机构存在双重违规行为:一是在实际操作教学中,授课主播要求学员通过非法“翻墙”方式访问境外平台获取流量资源;二是承诺的“日增千粉”教程存在严重夸大,实际教学内容与宣传效果差距超过70%。因担心触及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王某立即提出终止培训并退款,但遭经营者以“已签订服务协议”为由拒绝,遂向消委会投诉。

增城区消委会受理投诉后启动专项调解程序:约谈涉事企业负责人,确认其存在未告知“翻墙”操作风险、虚假宣传涨粉效果等事实,并援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指出其行为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以及涉嫌构成虚假宣传违法行为。根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其教学培训内容涉及“翻墙”操作已涉嫌违法。区消委会先后组织3次现场调解,争议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商家全额退还培训费用1000元,双方解除服务合同。

TIPS

如何避雷?

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购买此类培训服务要注意:

1.核实商家资质,选择合法主体。尽可能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经营年限较长的培训机构,并对商家作出的培训内容、师资质量、收费标准、退费条件等方面的利好承诺,要求通过书面合同予以确认,勿轻信商家口头宣传。

2.警惕虚假宣传,明确合同权责。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以书面形式(电子合同也属于书面形式的一种)明确约定教学效果、服务内容及违约责任。

3.拒绝非法操作,防范法律风险。若商家提供的培训内容涉及“翻墙”等违法行为,消费者有权立即终止服务并进行举报,切勿因轻信商家诱导而参与违法活动,否则可能发生个人行政违法风险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4.留意保存证据,依法高效维权。消费者应当妥善保存广告截图、聊天记录、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若与经营者协商沟通无果,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1)向平台投诉:要求平台履行电子商务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的协调处理消费纠纷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义务;(2)投诉举报:通过12345热线向商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或消协组织投诉;(3)司法途径:针对经营者拒不配合调解或无法联系的情况,建议尽快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