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5月14日讯(记者 敖玉连)业绩基准被抬到“薪酬生命线”的高度,买基金体验感如开盲盒的时代,或将结束。
公募高质量改革方案中,监管将考核的矛头对准相对收益,也就是基金相对比较基准的收益。跑不赢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费率基金,基金公司收的管理费费率更低;三年以上基金跑输基准10%,基金经理将降薪。
长久以来,公募基金更看重绝对收益,看重业绩的弹性和同类排名,业绩比较基准的设立不科学之处比较多,挂羊头卖狗肉,风格飘逸频现,部分基金甚至没有基准。如今在考核相对收益的趋势下,公募纠偏显得尤为迫切。
基金体检,密集纠正基准
5月14日,广发北交所两年精选变更业绩比较基准。由中证1000指数收益率*80%+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20%,变更为:北证50成份指数收益率*80%+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20%。
对此,广发称北证50指数与基金的主要投资标的具有较强的相似性,适合作为基金A股投资的比较基准。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能够较好的反映债券市场变动的全貌,适合作为本基金债券投资的比较基准。此外,还参考了预期的大类资产配置比例,设置了股债8:2的权重。
2021年11月,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成立。不过,当时市场上还没有北交所相关指数,基金普遍选中证1000、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指数做为主基准,这两个指数与北交所专精特新有相似特征。
基金发行一年后,相关的北证50指数发布。但基金端的基准变化非常缓慢,2024年中,易方达北交所才率先变更,截至目前,仍有半数的北交所主题基金还是基准漂移状态,还没有和北证50对齐。
北交所主题基金基准漂移,是无奈之举,而翻看基金基准变动列表,更多的是此前基准制作粗放,挂羊头卖狗肉多年,如今才开始校调。
样本1:股债混合基金,以定期存款为基准
例如,中信保诚新锐回报变更基准,作为一只灵活配置基金,2015年成立以来基准长期是:一年定期存款利率+3%,基准既不反应资产的配置方向、配置比例,也不反应预期收益。
4月28日,该基金基准变更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0%+中债新综合全价(1-3年)指数收益率*20%。一季度末,该基金权益仓位七成,和基准权益占比吻合。
样本2:主题基金,用宽基做基准
例如,建信信息产业,该基金投资于信息产业相关上市公司。但业绩比较基准是沪深300指数*85%+中债总财富*15%,3月21日,基准将沪深300更改为中证TMT产业主题指数,股债占比不变。
而这一类主题基金用宽基做基准的,不在少数。例如3月,广发高股息优享也将基准中的沪深300指数,调整为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指数。从过去的宽基变更为行业指数,定位更明确,基准收紧。
样本3:没有业绩基准
上述两类要么不反应资产投向,要么反应不准确。而两只“老大哥”南方稳健成长、华夏成长,则是直接没有业绩基准。这两只基金皆成立于2001年,是灵活配置型基金,近三年的股债比例都在7:3附近。
A500或成下一个业绩锚点?
在公募高质量改革方案中,证监会称,将制定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明确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等。据了解,目前该指引尚未出台。
“监管目前还没有明确指导意见,不过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合理性是《方案》出来之前,监管就有明确意向的。近期市面上改基准的产品都很合理,新的基准更贴近产品实际的运作情况。”多位公募人士称,目前还没有业绩指引出台。
据中信证券,沪深300和中证800是全市场最常用的业绩基准,以规模计,分别占到全市场主动型公募的45.0%和17.4%,采用宽基指数作为基准的基金规模占比整体达到71.6%。考虑到市场熟知度和便利性,沪深300+综合债指数是股债混合基金最常见的基准搭配。
不过,情况或将发生变化,中证A500也开始频频现身。
4月下旬,东方精选这只成立19年的老基金,将业绩比较基准中权益资产锚定中证A500;年初,鹏扬元合量化大盘优选,也将基准中的“沪深300*45%+中证500*45%”更换为了“中证A500*90%”;此外,平安策略回报、浦银安盛ESG等老基金也纷纷将权益基准改为中证A500。
“宽基指数里,沪深300偏价值,中证500偏成长。中证800、A500更均衡、行业覆盖面更广,其中A500更集中行业龙头、行业也更均衡,更具普适性。并且,A500的行业权重排序也更符合公募基金的配置习惯。”一位公募产品总监称,A500或成为公募未来的业绩基准锚点。
公募调整基准是个大工程,业内分析,如若科学校准,基金漂移现象会得到缓解。那么,普通投资人该如何利用业绩比较基准选基金?
兴全基金林国怀给出建议:1、判断自己的需求,想配什么风格的资产?大盘还是小盘?价值还是成长?2、将需求与基准匹配,例如想买大盘,就可以选沪深300为主基准的基金;3、基准与需求匹配后,根据产品的历史业绩,选择超额稳定性更好、盈利模式相对可持续的基金即可。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