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预编码?它有什么作用?

内容摘要预编码是一种信号处理技术,可修改无线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以对抗信道失真并优化数据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它可以支持多输入多输出 (MIMO) 和大规模 MIMO 天线阵列中的波束成形。本文引用地址:本文回顾了预编码的一些好处,研究了它是如何实现的

预编码是一种信号处理技术,可修改无线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以对抗信道失真并优化数据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它可以支持多输入多输出 (MIMO) 和大规模 MIMO 天线阵列中的波束成形。

本文引用地址:

本文回顾了预编码的一些好处,研究了它是如何实现的,简要比较了模拟、线性和非线性预编码,最后讨论了混合预编码。

预编码的好处包括:

信号优化以补偿信道损伤,如干扰和衰落

最大限度地减少附近信号的干扰。

将能量集中在接收器上,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效信号强度

提高信噪比 (SNR) 和信干噪比 (SINR),以提高服务质量 (QoS) 和可靠性。

最大限度地提高 MIMO 和大规模 MIMO 天线系统的信道容量和和速率性能

适应通道条件,有时使用动态实时通道状态信息 (CSI) 来保持最佳性能。

预编码从 CSI 估计开始。CSI 是通过从接收器向发射器发送训练序列或飞行员信号来收集的,如下图 1 所示。

图 1.具有 N 个用户和 M 个天线的大规模 MIMO 系统,显示飞行员信号流向预编码功能。(图片:IEEE Access)

接下来,使用 CSI 估计值计算预编码矩阵。多种技术用于预编码,包括模拟、线性、非线性和混合。每个选项都涉及性能、成本和复杂性方面的权衡。

预编码矩阵生成波束成形和数据传输所需的预编码信号。该过程在接收器处相反,并使用预编码矩阵来获取原始数据符号。

可以使用模拟或数字技术实现预编码。数字技术可以细分为线性和非线性方法。

在模拟预编码中,可调移相器控制每个天线元件的信号相位,从而创建所需的辐射方向图。与数字预编码相比,模拟预编码更简单且成本更低,但也不太灵活。

线性数字预编码在复杂性方面紧随其后。使用线性预编码时,传输的信号和接收的信号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变换,因此计算效率很高。线性预编码的示例包括:

最大传动比 (MRT)。MRT 预编码利用信道的空间分集来最大化接收信号功率。它通常用于噪音受限的环境中。但是,它不会减轻用户间干扰,这可能会显著影响具有多个活动用户和高干扰级别的环境中的性能。

另一方面,强迫零 (ZF) 旨在消除用户之间的干扰。预编码矩阵的结构可消除接收器的干扰。虽然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干扰,但它也会增强噪声,从而对系统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非线性数字预编码可以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好的通道容量,但代价是复杂性更高。与应用简单矩阵乘法的线性预编码不同,非线性预编码可能涉及迭代算法或复杂的数学函数,以根据特定信道信息优化信号传输。

脏纸编码 (DPC) 是非线性预编码的常见示例。要实施 DPC,发射机必须完全了解干扰信号,使其能够在编码数据之前减去干扰。因此,它可以向接收器提供无干扰信号。

混合预编码结合了模拟和数字技术。它在大规模 MIMO 系统中特别有用,因为在大规模 MIMO 系统中,需要许多天线来形成窄波束。然而,多个 RF 链的高成本和功耗使得全数字预编码不切实际。在典型实施中,数字预编码先于模拟处理,如图 2 所示:

线性数字预编码器使用 CSI 来消除干扰并优化功率分配。

然后,模拟预编码器使用移相器对光束方向图进行整形。

图 2.用于大规模 MIMO 的混合预编码架构示例。(图片:MDPI electronics))

预编码是 5G 通信系统中的一项重要作。它可以提高信道容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并产生更高的 QoS。根据特定的成本和性能要求,可以使用模拟、数字或混合技术来实现。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