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更爱上网

内容摘要IT之家 5 月 7 日消息,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使用率不断攀升。近期,一项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杂志的最新报告深入探讨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青少年与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使用方

IT之家 5 月 7 日消息,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使用率不断攀升。近期,一项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杂志的最新报告深入探讨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青少年与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使用方式上的差异。

在英国,心理健康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数据显示,17 至 19 岁的青少年中,约有四分之一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而在 7 至 16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这一比例为六分之一。与 2017 年每十名青少年中有一人患病的统计数据相比,这一增长趋势令人担忧。这些青少年可能占据了精神疾病患者群体的近一半,对未来的社会和经济生产力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几乎所有的 12 至 17 岁青少年都拥有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

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屏幕使用时间的增加与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抑郁)之间存在关联,但这种因果关系尚未明确,许多研究结果也存在分歧。与线下社交互动类似,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采用更细致的方法来评估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推测,社交媒体对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可能比对心理健康良好的青少年更大,而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内化型或外化型)可能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次研究基于英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MHCYP)研究的全国性数据,样本包括来自英格兰的 3000 多名青少年的调查数据。据IT之家了解,在参与研究的 3340 名 11 至 19 岁的青少年中,16% 的人患有至少一种心理健康问题,其中 8% 患有内化型症状,如抑郁和焦虑,表现为对自己的负面情绪;3% 患有外化型症状,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表现为对他人的负面情绪;其余青少年则患有其他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存在共病情况。

分析发现,总体而言,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花的时间更多,而且与有外化性症状或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相比,有内化性症状的人更有可能在网上与他人进行比较。那些有内化性症状的人也更容易受到评论或对自己帖子反馈的影响,而且对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花多少时间的控制能力更弱。

这些发现可以为临床医生如何治疗患有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提供参考,但无法解释社交媒体是否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正是研究人员一直在争论的话题。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实验,将不同类型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随机分配给不同的参与者群体,或者进行纵向研究,对参与者进行长期跟踪。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