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9家A股上市股份行集中披露一季报,刚刚交出亮眼2024年报的华夏银行(600015.SH),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却难言乐观。
华夏银行公告显示,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81.9亿元,同比下降17.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63亿元,同比下降14.04%。
资产规模方面,一季度末华夏银行资产总额45211.9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47.08亿元,增长3.31%。资产质量方面,一季度末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1.61%,比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6.85%,比上年末下降5.04个百分点。
横向对比来看,在利差收窄等多重挑战下,股份行一季度业绩普遍承压,有7家营收同比下滑,仅有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实现了营收增长。华夏银行的情况虽并非个例,但其仍因降幅居于股份行首位而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进一步梳理不难发现,非息收入的较大波动,或成为拖累华夏银行一季度业绩的主要原因,其投资依赖后遗症也逐步显现。
2024年,华夏银行通过加大债券市场交易力度,推动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有所增加。在投资收益大幅增长的利好之下,华夏银行的非息收入也水涨船高,非利息净收入由2023年的227.6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50.83亿元,同比增长54.11%,成为去年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
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华夏银行的投资水平也面临挑战。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华夏银行一季度业绩低于预期,主要来自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78.9%。其他非息收入与债券市场走势有较高相关性,在债市回调的影响以及去年同期的高基数下,其他非息收入大幅回落拖累业绩表现。2025年一季度,公司其他非息收入9.84 亿元,同比下降78.9%,主要由于公允价值变动亏损24.73 亿元。
梳理华夏银行今年的布局,创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两大特色板块或将成为其改革的关键抓手。新任董事长杨书剑在北京银行任职时期,北京银行就将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作为重要战略。今年以来,华夏银行曾多次公开提出走出舒适区,能否在二、三季度实现业绩表现的逆转,也有待时间的进一步检验。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