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上“电子签”外衣的借贷宝:登记借条1.1亿笔,何以成为高利贷的温床?

内容摘要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再度将借贷宝平台拉入公众视线,这家曾经因“赚利差”“裸贷”而引发巨大关注的公司,在沉寂多年后又被加上了“砍头息”、高利贷的标签。有不少人甚至以为,借贷宝在之前的事件被曝光后已不复存在。但这家以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再度将借贷宝平台拉入公众视线,这家曾经因“赚利差”“裸贷”而引发巨大关注的公司,在沉寂多年后又被加上了“砍头息”、高利贷的标签。

  有不少人甚至以为,借贷宝在之前的事件被曝光后已不复存在。但这家以“ 全面消除熟人间借钱欠钱痛点,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为使命的公司,在总部迁往四川成都后,在打借条、打欠条等业务上聚拢了不少用户。

  作为一家技术服务平台,或者电子商务平台,借贷宝、人人信等平台似乎对自己的定位较为“简单”——网络借条平台,借贷宝自称为“打借条欠条、个人借钱、企业融资的平台”。其中的电子签,本是一种便利借贷双方的工具,却成了民间借贷高利贷的流行工具。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