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田间观察,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前茬秸秆还田,没有完全埋入土壤,小麦的根系扎在粉碎的稻草上面,偶遇干旱、高温等天气,小麦田间吸收水份蒸腾量加大,导致这部分小麦干枯。二是蚜虫危害,造成小麦干枯。由于今年干旱少雨天气对蚜虫发生及为有利,许多群众说是蚜虫难治,甚至还有人怪到农药效果不好,与经销商吵的不可开交,实际并不是农药问题,而是群众防治过程中的用水量和农药配比,以及天气干旱的原因造成的。
目前管理技术对策上,有的大户采取田间漫灌的方法田间泵站直接灌水,本人认为不可取。农谚说:寸麦不怕仗水,尺麦就怕寸水。说的是麦子刚刚钻出芽在起身拔节前,即使再大的降雨或者大水淹灌,小麦都不怕水;但是当麦子生长到起身拔节杨花灌浆成熟时,即使很少的水,都会引起麦子根系发黑,失去话力,导致青枯死穗等病虫害发生。
所以说灌浆结实期的麦子灌水一定要十分慎重,灌水不当可能使麦子在短时间内急速发黄甚至枯死,严重时绝收。加之水灌上去后,排水又不及时极容易造成小麦根际土壤长时间充盈水分,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小麦根系会因田间蒸腾量加大,呼吸耗氧增强,因缺氧小麦根系活力大幅度下降。就会出现上水后2-3天麦子发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所以说麦田灌水抗旱,要权衡利弊满足条件再动手。
针对目前干旱和防止灌浆结实后期干热风逼熟的实际情况,管理技术建议如下:一是抗旱。用移动式喷灌机,配备大动力的拖拉机驱动,每亩喷水20-30立方米,每天下午喷一次,连续喷3天。用抗旱水泵灌水的,可以采取进田水口慢进窨灌的办法,让水慢慢进入田间,开机提水2-3小时即停机,隔1小时后再开机提水,总之,让水沿田间墒沟前进,不让墒沟水漫上畦面;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浇水或滴灌。二是叶面补充营养液。用磷酸二氢钾加腐殖酸或氨基酸水溶液肥混合兑水4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飞机飞防每亩喷施量要达到5-10升水,间隔3天再喷一次。通过这样管理,能有效防止灌浆结实后期,小麦根系活力下降,免受干热风的危害,减少灾年损失。
文章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姚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