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举行。在会议主论坛上,英国拉夫堡大学Massimiliano Zecca 分享了《人形机器人在老龄化社会中的角色与挑战》。
1 劳动力与经济上的挑战
有两个互相关联的问题。
我 们正生活在快速老龄化的社会,人口逆增长,老年人要超过年轻人口了,几乎所有国家面临这样的状况,而且已持续一段时间了。这一方面是件好事,证明了我们医疗体系的成功,使人们更长寿,我们都应该开心。另一方面带来了如下两个问题。
①如果社会要稳定、可持续,通常需要老年人口和劳动人口之间的比例低于30%,但是现在所有国家都会超过这个比例,日本等国家地区已经超过此百分比。这意味着没有足够多的人来支撑我们的社会了。机器人是帮助我们解决没有足够人力的好选择之一。
②劳动力短缺是非常危险的,意味着没有足够的医护人员,这反过来会造成另一个不可持续的经济压力,也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第二部分问题:医疗成本的增加。2024 年9 月,一份关于英国的调查报告交给了英国卫生和社会福利大臣,其实所探讨的问题是全世界都在面临的问题,其中一个现象是在医院里花费很多,而不是花在社区里。这意味着患者需要到医院花时间来诊断评估,然后再得到帮助,这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成本也更高。
以上就是现在的状况,人口逐渐老龄化,对全社会和医疗体系带来了很多压力。这是不可持续的。于是就需要人形机器人的帮助了。
2 服务机器人需要具备的功能
不久前,Zecca 先生参与提交了英国2035 年健康与医疗未来的愿景报告,主要由七大技术来帮助重塑NHS(英国的全民医疗服务制度),其中的第六、第七项是在整个体系中部署AI 和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可帮助照顾人,提供24 小时的看护。
机器人已达到了爆发点,因为AI 革命使机器人可以有一个大脑,有望与人互动;硬件中的执行器、电池、传感器等的蝶变也让机器人有更好的操作性;脑机接口软件等也更加发达了。
几 年前,人形机器人非常怕摔倒,现在最新的人形机器人可以走路,甚至做杂技,诸如倒立、侧翻等。可见这几年技术发展非常迅速。
在养老领域,人形机器人可以是一个守卫者,帮助健康监督,帮助使用者与护理人员/ 医疗服务保持联系;更 重要的是设施关怀、社会互动,既可以作为陪伴者、朋友,也可以是一个工具,帮助你发展自己的社交和认知能力。
这些角色不是研究员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而是调研出来的,通过采访不同背景、不同经济能力的人,了解到他们非常想要有这样的助手,期望有如下的行动支持。
● 身体的辅助或代劳。因为年纪大的原因,失去了一些身体能力,或者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举不了重物。
● 在认知和社交方面,社会孤立其实比吸烟更加有害健康。所以陪伴机器人可以一直陪着老人进行有益的对话,而不是程序性的生硬方式。这也是会有利于人们的健康的。
Zecca 先生在做的一个项目是专门给虚弱的人设计的,健康人也可以用。有传感器可以感受环境,包括身体维度、认知维度、社会维度等。然后机器人上传信息,分析数据。分析好的数据可以交给看护者。机器人就是作为这两者之间的桥梁,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3 主要挑战
可能是无数的挑战,其中一个明显的挑战是成本,家庭是否买得起这种机器人?就像手机、汽车、房子之间的价格差距是非常大的,谁能付得起这样的工具?
归 纳起来,服务机器人的挑战分为三组:
第 一,技术与工程的挑战。能造出这种机器人吗?从技术和物理层面能不能造出来。
第二,社会与心理的挑战。一旦造出了机器人,使用者会接受吗?用户会使用吗?
第 三,经济与伦理的挑战。如果可以制造,并且使用者真的想用它,能不能负担得起?
3.1 技术与工程的挑战
机器人必须理解我们的物理领域,不仅通过实验,还通过实践。为此,需要将机器人从漂亮的实验室移到真实世界里。真实世界更加复杂,机器人需要这样的环境,与各种先进材料进行接触互动,不仅有软材料,还有可以生长和修复的材料,必须能够和各种不同尺寸、时间和速度的物体进行互动,而且是7 天24 小时服务。
3.2 社会与心理的挑战
一旦有了机器人,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依赖它、相信它呢?
它到底是在帮助我们,还是在给我们捣乱?
还有交互性,要易于使用。如果很难使用,大家就不会想使用或者信任它了。
3.3 经济与伦理/法律层面的挑战。
如果出了问题谁负责呢?数据怎么办?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和我们接触,很多个人信息/ 物理信息,谁有这些数据的使用权、拥有权、归属权?现在有很多论文探讨如何做本质上安全的机器人系统,认为必须从设计上就要让数据安全、物理安全、人身安全都实现,需要提前规划。
2025 年7 月有一篇论文是社会辅助型机器人的管制总览,这非常重要。因为在我们家里做服务,如果没有这种管制就很难真的去使用。我们必须建立起全面、安全的标准去时刻监察。
4 不闭门造车,要开源分享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人口经济压力,即社会老龄化。
目前的模式不可持续,机器人技术有望解决此问题,可以提供社会服务和医疗方面的切实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要推出物理上成立、社会上接纳、伦理上接受的机器人。而且开源是最重要的,大家不能闭门造车,必须通过会议等形式的交流,分享知识,互动帮助。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