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发布

内容摘要    科技日报合肥5月6日电 (记者吴长锋 洪敬谱)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标志着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已具备

    科技日报合肥5月6日电 (记者吴长锋 洪敬谱)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标志着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已具备可复制、可迭代的工程化生产能力,为百比特级量子计算机量产奠定了产业化基础。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本源天机4.0”是继3.0版本成功应用于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后的重大升级,在扩展性、集成度、性能稳定性及自动化水平方面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天机”研制团队负责人孔伟成博士介绍,团队通过完全自主研发的系列底层软硬件架构,进一步增强了对量子芯片的高效控制与精准读取,可大幅缩短量子计算机的研发与交付时间。此外,“本源天机4.0”还额外搭载四大核心软件——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服务端管理软件Naga Venus、超导量子比特底层操控服务软件Monster、全界面量子芯片调控分析应用软件Visage以及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连接软件Storm。

    “如果说量子芯片是座精密的微缩城市,那么本源量子自主研发的全界面量子芯片调控分析应用软件Visage就是这座城市的‘中控智慧大脑’,能快速感知量子比特的‘生命体征’。”孔伟成说,Visage的开发创新性地实现和带动了超导量子芯片自动化辅助控制技术的进步,显著提高了超导量子芯片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本源量子首席科学家郭国平教授介绍:“搭载‘本源天机3.0’的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自上线以来,已为来自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600万人次完成38万余个量子计算任务,深度赋能金融、生物医药、流体动力学等领域。当前‘本源天机4.0’正支撑着中国下一代自主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攻关,在全球量子科技竞争中全面构建自主可控的‘中国方案’。”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