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本报记者 王 宁
4月28日,中国期货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期协”)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151家期货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99亿元,净利润14.17亿元。结合1月份和2月份数据,一季度全部期货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近25亿元,同比增长超六成。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一季度由于期货市场投资机会明显,交投热情较高,期货公司手续费收入创收明显,同时,期货公司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提升、产业客户套保需求增长、场外衍生品等创新业务发展良好,多重利好因素共同促使期货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3月份实现净利润14.17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全国共有151家期货公司,分布在29个辖区,3月份营业收入36.99亿元,净利润14.17亿元。同时,加上1月份的5.63亿元和2月份的4.99亿元,一季度期货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24.79亿元。
“一季度期货市场波动较大,多数板块投资机会明显。例如,能源、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率攀升,刺激产业客户套期保值需求和个人交易者投机意愿提升。”浙商期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俊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期货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A股市场整体向好背景下,加大自有资金的配置力度,从而增强了期货公司投资收益。
安粮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发展部总经理柳瑞向记者补充表示,一季度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金融市场避险需求推动,投资者对衍生品的套保及投机需求显著提升,从而带动期货公司手续费收入增长。此外,期货公司创新业务也贡献了高利润。
贵金属成“吸金”主力
中期协数据同时显示,以单边计算,3月份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7.34亿手,成交额为61.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8%和24%;一季度累计成交量为18.50亿手,累计成交额为162.0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49%和30.49%。
分品种来看,黄金成为资金最青睐品种。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国内黄金期货沉淀资金量高达690亿元,稳居各商品期货首位;沪铜、沪银紧追其后,3月底沉淀资金量分别为410亿元和272.2亿元。
回顾一季度,期货公司在各项业务布局方面均有侧重,一方面结合自身优势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加快对业务短板的补齐。华俊介绍说,今年公司聚焦优势领域、补强短板业务,同时严控风险,力争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一季度各项业务指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今年公司围绕部分品种,如原木、玉米、鸡蛋、钢材等,持续深耕产业,管理规模得到明显提升。”柳瑞表示。
今年前两个月,期货行业在结对帮扶工作方面也取得较大成绩。中期协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已有135家期货经营机构与1089个乡村振兴工作地签署了3118份结对帮扶协议。其中,在专业帮扶方面,期货行业帮助88家涉农企业设立期货交易所交割仓库;为实体机构或个人提供咨询类、贸易类、仓单类、场外期权类服务项目数量3282个,涉及名义本金985亿元;开展“订单收购+期货”项目167个,涉及订单收购数量50万吨,订单收购金额超过36亿元,期货专业服务金额近36亿元。
(责任编辑: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