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闻号

邓树椰

环保包装|PVC管

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天瑞声实控人方等股东拟减持 近3年扣非最高0.1亿
海天瑞声实控人方等股东拟减持 近3年扣非最高0.1亿
更新时间:2025-07-02 01:17:14        发布时间:2025-07-01 16:49:14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日讯 海天瑞声(688787.SH)昨日晚间发布股东、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海天瑞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贺琳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中毅安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中毅安”)因自身资金需求、经营需要,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所持有的海天瑞声股份合计不超过1,777,382股,合计不超过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2.9463%。其中,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的,减持股份合计不超过603,251股,不超过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1.00%;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减持股份合计不超过1,206,503股,不超过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2.00%。减持期间为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进行。

海天瑞声股东宁波丰琬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丰琬”)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所持有的海天瑞声股份合计不超过1,206,503股,合计不超过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2.00%。其中,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的,减持股份合计不超过603,251股,不超过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1.00%;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减持股份合计不超过1,206,503股,不超过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2.00%。减持期间为自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进行。

因自身资金需求,海天瑞声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李科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10,361股,占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0.0172%;海天瑞声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吕思遥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8,128股,占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0.0135%;海天瑞声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黄宇凯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10,112股,占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0.0168%;海天瑞声高级管理人员郝玉峰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482股,占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0.0008%;海天瑞声高级管理人员张哲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2,618股,占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0.0043%。减持期间为自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进行。

截至公告披露日,贺琳及其一致行动人中毅安分别持有海天瑞声股份12,137,615股、6,935,780股,分别占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20.1203%、11.4973%。贺琳和中毅安具有一致行动关系,合计持有海天瑞声股份19,073,395股,占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31.6176%。上述股份来源为海天瑞声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及公司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已于2024年8月13日全部上市流通。

宁波丰琬持有海天瑞声股份2,033,324股,占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3.3706%。上述股份来源为海天瑞声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及公司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已于2022年8月15日全部上市流通。

李科持有海天瑞声股份41,447股,占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0.0687%;吕思遥持有海天瑞声股份32,513股,占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0.0539%;黄宇凯持有海天瑞声股份40,450股,占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0.0671%;郝玉峰持有海天瑞声股份1,928股,占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0.0032%;张哲持有海天瑞声股份10,474股,占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0.0174%。上述股份来源为股权激励归属及海天瑞声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已于2023年5月30日全部上市流通。

2022年至2024年,海天瑞声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63亿元、1.70亿元和2.3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945.41万元、-3038.52万元和1133.61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014.91万元、-4347.07万元和497.35万元。

海天瑞声于2021年8月13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数量为107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36.94元,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是张鹏、葛青。

海天瑞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3.9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3.36亿元。海天瑞声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少4.30亿元。海天瑞声于2021年8月9日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拟募集资金7.66亿元,计划分别用于自主研发数据产品扩建项目、一体化数据处理技术支撑平台升级项目、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海天瑞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费用为5890.11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3900.75万元。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